來源: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收錄:Dovepress原著:Xintao Gao等轉載:CATIZ人畜共患病防控科技創(chuàng)新院一種基于鐵蛋白的 Eg95 納米顆粒疫苗輔以 pCpG 在小鼠模型中引發(fā)針對囊性棘球蚴病的強大免疫反應2025年1月8日,Xintao Gao等作為原著作者,在《Dovepress》發(fā)表了題為“A Ferritin-Based Eg95 Nanoparticle Vaccine Adjuvanted with pCpG Eliciting Robust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Cystic Echi...
2024年10月10日,蘭州獸醫(yī)研究所郭慧琛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(fā)表題為“Foot-and-mouth disease virus antigenic landscape and reduced immunogenicity elucidated in atomic detail”的研究論文。利用冷凍電鏡結合大動物免疫實驗、病毒中和性噬斑減少實驗、液相阻斷ELISA試驗等揭示了口蹄疫病毒(FMDV)從完整146S解離到12S后免疫效力顯著降低的具體機制。該研究揭示了原子分辨率下病毒抗原性變化的特征,解決了FMD研究中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,擴展了對FMDV抗原表位分布和...
2024年06月,揚州大學&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院上海獸醫(yī)研究所團隊在Virologica Sinica上發(fā)表題為“Function investigation of p11.5 in ASFV infection”的最新研究論文,本研究旨在通過探索ASFV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,特別是p72與p11.5之間的相互作用,以期深入理解ASFV的復制機制和致病性,為開發(fā)新的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理論基礎。本研究首次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(ASFV)中p72蛋白與p11.5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。通過共免疫沉淀和質譜分析,研究者們確定了p72蛋白在氨基酸序列1-216區(qū)域與p11.5蛋白在氨基酸序列1-68區(qū)域之間的特異性結...
自噬是宿主防御病毒感染的重要生物學過程,然而許多病毒進化出了各種策略來破壞宿主的抗病毒系統(tǒng)。一些其他病毒誘導自噬,然后劫持自噬體并將其用作復制位點,或劫持分泌性自噬途徑以促進病毒顆粒的成熟和排出,從而增加復制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(PRRSV)以其狡猾的免疫逃逸策略,給全球養(yǎng)豬業(yè)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這種病毒不僅能夠引發(fā)豬只的嚴重疾病,更通過精妙的機制操縱宿主的自噬過程,來增強其生存和復制能力。目前,關于PRRSV在自噬過程中的逃逸機制,特別是通過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(CMA)的研究有限。2024年06月28日,河南農(nóng)業(yè)大學夏平安團隊在國際期刊 mBio 上發(fā)表題為“&nb...